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世界读书日宛如一座灯塔,照亮人们回归知识海洋的航道。这一特殊日子,不仅是对阅读文化的深情礼赞,更是透视图书产业发展脉络的绝佳窗口。从弥漫着墨香的线下实体书店,到便捷的数字阅读世界...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世界读书日宛如一座灯塔,照亮人们回归知识海洋的航道。这一特殊日子,不仅是对阅读文化的深情礼赞,更是透视图书产业发展脉络的绝佳窗口。
从弥漫着墨香的线下实体书店,到便捷的数字阅读世界,图书产业正以蓬勃之姿,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不断演进。深入剖析这些不同业态,方能洞察图书产业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走向。
线下实体书店与书市:坚守文化阵地,探索转型新生
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,线下实体书店曾一度面临严峻挑战。2024 年上半年,实体书店渠道码洋同比下降 4.05% ,但将数据拉长至最近五年的半年数据对比,会发现实体书店渠道同比下降幅度从 2020 年同期的 47.36% 收窄至 2024 年同期的 4.05% ,恢复韧性显著。一定程度上,实体书店正逐步走出困境,展现出新的生机。
以北京为例,2016 年前实体书店数量不足 1000 家,到 2022 年已超过 2000 家,每万人拥有书店超过 0.94 个 。2024 年,北京在阅读推广活动方面成果斐然,各类特色阅读活动如繁花绽放,涵盖全年不同时段。仅在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期间,北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(室)就结合 2024 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,开展了各类群众阅读活动 772 场 。
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、存续状态的图书相关企业超442.2万家。其中,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61.5万余家,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,2019年以前图书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,此后则有所波动,但仍旧在2024年达到顶峰。
从区域分布来看,陕西省、广东省、山东省图书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,分别为超过46.3万余家、41.2万余家和37.1万余家,排在其后的是江苏省和浙江省。
书市同样在图书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以 2024 年北京朝阳公园书市为例,4 月 19 日至 4 月 29 日,这场书市在朝阳公园盛大举行,吸引了海量爱书人纷至沓来。本届书市主展场面积达 1.1 万平方米,设 9 大专区,汇聚全国 270 余家出版单位、实体书店及文化机构参展,展商总数较上届增长 35%,展示展销各类新书好书、经典名作超 40 万种 。
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,实体书店还积极拓展线上业务,通过社交媒体、电商平台等渠道宣传推广,开展线上售书、直播荐书等活动,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。一些书店还利用自身空间优势,举办文化讲座、作者签售、手工制作等体验活动,吸引读者走进书店,增强读者粘性。
电子书:便捷阅读引领潮流,市场规模稳步增长
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,电子书凭借便捷性、海量存储等优势,在图书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。
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,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,2023 年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(网络在线阅读、手机阅读、电子阅读器阅读、Pad 阅读等)的接触率为 84.5%,较 2022 年的 81.6% 上升了 2.9 个百分点 。
从市场规模来看,电子书市场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。虽然具体的市场规模数据因统计机构和统计口径不同而有所差异,但总体趋势是向好的。以 Kindle 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,曾经在电子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,尽管 Kindle 宣布退出中国市场,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子书市场的萎缩,反而促使国内其他电子阅读设备和平台加速发展。掌阅、多看阅读、微信读书等众多阅读平台不断优化用户体验,通过丰富的图书资源、个性化推荐、社交互动等功能,吸引了大量用户。
在销售模式上,电子书主要采用付费下载、订阅会员等方式。一些热门电子书的价格相对纸质书更具优势,而且平台经常会推出促销活动,进一步降低用户的阅读成本。同时,为了保护版权,电子书平台也在不断加强技术手段,防止盗版现象的发生。许多平台与出版社、作者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,确保用户能够获取到正版、优质的电子书资源。
网络文学:内容创作百花齐放,产业生态日益完善
网络文学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兴文学形式,发展势头迅猛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于 2025 年 1 月 17 日发布的第 55 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截至 2024 年 12 月,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 5.75 亿人,较 2023 年 12 月增长 5474 万人,占网民整体的 51.9% 。网络文学已成为人们获取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。
网络文学在题材与内容创作上持续推陈出新,不断拓展边界。现实题材创作愈发贴近生活,生动反映社会热点与民生百态,如部分作品聚焦职场奋斗、校园生活、家庭情感等,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;科幻题材凭借对未来世界的大胆想象,结合前沿科技元素,吸引了众多科技爱好者;历史题材深挖中华悠久历史,在还原历史风貌的同时融入创新解读,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。
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、存续状态的网络文学相关企业超46.7万家。其中,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9.1万余家。从区域分布来看,广东省、浙江省、海南省、山东省和江苏省网络文学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。
网络文学的商业价值也在不断凸显,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。除了传统的付费阅读收入,网络文学还通过版权售卖、衍生产品开发等多种方式实现商业价值。热门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、动漫、游戏等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屡见不鲜,不仅在国内收获高人气,在海外也备受关注,进一步提升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与商业潜力 。
例如《庆余年》《琅琊榜》等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火爆荧屏,相关游戏也受到玩家的热烈追捧,为创作者和平台带来了丰厚的收益。同时,网络文学产业还带动了相关周边产品的开发,如小说周边、动漫手办等,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。
为了提升网络文学的质量,各平台加强了对内容的审核和管理,鼓励作家进行精品创作。一些平台还举办创作大赛、培训活动等,为网络作家提供成长和交流的机会,推动网络文学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作为国内领先的商业查询平台,通过天眼查的海量商业大数据,可以快速了解和分析图书、电子书等诸多相关各领域的动态与产业趋势。不仅如此,天眼查还拥有天眼风险、商业履历、司法案件、深度风险、财产线索等维度的内容,更可实现从洞察风险到预警风险的全方位把控,针对个人、企业、政府的个性化需求,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。
天眼查研究院认为,世界读书日所映照出的图书产业,线下实体书店与书市在坚守与创新中前行,电子书以便捷之姿赢得市场,网络文学在内容与产业上持续繁荣。它们相互补充、相互促进,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图书世界。未来,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阅读需求的变化,图书产业有望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更大发展,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。